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工程与管理信息化实验教学中心
  • 首页
  • 中心概况
    • 中心简介
    • 建设历程
    • 体系架构
    • 教学成果
    • 教学内容
    • 建设特色
    • 示范辐射
  • 实验室
    • 实验室列表
      • 机械类
      • 信息类
      • 管理类
    • 环境与安全
    • 运行与维护
  • 师资队伍
    • 中心主任
    • 中心成员
  • 实验教学
    • 实验课程设置与明细
    • 实验教学大纲
    • 典型实验项目
  • 教学资源
    • 教学课件及软件
      • 课件
        • 机械类
        • 信息类
        • 管理类
      • 软件
    • 虚拟实验
    • 网络教学
      • 机械类
      • 信息类
      • 管理类
    • 参考资料
    • 网站推荐
  • 仪器设备
    • 设备介绍
    • 使用维护
  • 规章制度
    • 中心管理
    • 实验室管理
    • 设备管理
    • 实验教学
  • 成果管理
    • 实验教材
    • 自制仪器
    • 自编讲义
    • 教研成果
    • 科技创新
    • 阶段性总结(2018年--2022年)
  • 创新园地
    • 竞赛获奖
    • 科研项目
    • 学生作品
    • 科技活动
    • 在线交流
  • 资料下载
  • 中心简介
  • 建设历程
  • 体系架构
  • 教学成果
  • 教学内容
  • 建设特色
  • 示范辐射

建设特色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中心概况  建设特色

亮点一、开创“四轮驱动”的师生共创能力培养新路径

  依托示范中心,探索面向智能制造的学习兴趣激发方法,构筑机智融合的新工科课程体系,构筑面向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教-学-赛一体化课堂教学模式,创建融通课程的智能制造科教平台,“四轮驱动”共同操练学生说读写辩能力,让学生的文献调研(读)、方案陈述(说)、文本撰写(写)和思辨研讨(辩)能力起步于发明专利、进阶于科研项目、提高于学科竞赛提高、强化于学术论文。同时,不断积累与宣传优秀师生共创榜样和优秀创新案例,为提升师生共创水平提供新路径。

  形成了“四步进阶”成果的产出机制,有效地推动了机械工程专业的师生共创实力和能力。重组和新增课程达50余门,让全体学院学生真正感受到机械的“新工科特色”,2019开始在机械学院和卓越学院对应专业全面实施,学生课内竞赛覆盖率达到了100%,涌现了许多优秀典型。

1、构建面向智能制造的学习兴趣激发方法

2、构筑机智融合的新工科课程体系

3、面向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六大创新实践系列课程建设

4、创建产教研融通的智能制造科教平台

5、“四轮驱动”共同推动师生共创能力培养


亮点二、创建产-教-科融合的智能制造科教实践平台

   通过校企共建智能制造“产业实习就业基地”,建立师生入企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凝练具体实验室建设需求的方法。通过企业捐赠、校企联合研制与学校自主研制方式,建设现代机器人、机电协同驱动、3D打印和机器视觉等“新专业实验室”。构建“寓教于乐、寓学于乐、寓训于乐、寓用于乐”的实验实践活动或课程,直接服务于兴趣激发、理论学习、创新实践、科学研究和毕业设计等。

   通过建设,构建了融合产业、课程和科研需求的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,实现了课程-实训-竞赛的有机融合,形成了适应机械工程“新工科”的实验教学平台——智能制造科研教学平台,完成了“机智”融合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体系“新工科化”迭代升级。



 

版权所有 20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,中国·杭州 您是第 1000 位访问者 后台管理

地址: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2号大街1号 邮编:310018  电话:86919054